指尖上的乡村蝶变:移动互联在田野的破局之路
清晨的鸡鸣还未散去,老张已经坐在田埂边上刷起了短视频。他一边看一边笑,手机屏幕上跳动的光影映在他粗糙的脸上,竟有几分年轻小伙的神采。 曾几何时,村里人连打电话都得跑到村口的公用电话亭,如今智能手机人手一部,连七十岁的王奶奶都学会了用微信视频和外地打工的儿子“面对面”聊天。 4G进村,5G到户,信号塔像春后竹笋一样冒出来。网络不仅拉近了人和人的距离,更让山里的土特产“飞”出了大山。李大姐在抖音上开了个小店,自家种的红薯干、腌萝卜成了“网红”,订单多得她晚上都睡不着觉。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跟得上这股潮流。村东头的赵叔一看到智能手机就头疼,连WiFi都连不上,更别说直播带货了。年轻人觉得稀松平常的操作,对他们来说却像天书。 于是,村里办起了“数字课堂”,志愿者手把手教老人用手机。从扫码支付到挂号看病,从天气预报到农业资讯,一部手机,竟能装下整个世界。 有人说,移动互联改变了农村的节奏。赶集可以在网上,看病可以靠远程,孩子上学也能云听课。曾经沉寂的村庄,如今也热闹得像个信息集市。 可要真正让网络成为乡村振兴的翅膀,还得修好“数字路”,扶稳“信息桥”。政策要落地,设施要完善,人更要跟上。不然,再好的网,也飞不走落后。 AI绘制图,仅供参考 指尖轻点,万物互联。乡村的变化,正悄悄从一块屏幕开始。 (编辑: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