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不配充电器 确实是好事儿吗?
发布时间:2022-04-28 09:36:19 所属栏目:数码 来源:互联网
导读:虽然手边的插排上插满各种手机厂商随新机发布的充电器,但我没想到它们会成为晚上写稿的绊脚石。 昨天下班走到园区门口,发现没带电脑充电器,于是风风火火的回到工位,随手就从桌上抓了一个某厂号称可以5分钟充30%电量的80W快充头。回家准备插上电脑继续
虽然手边的插排上插满各种手机厂商随新机发布的充电器,但我没想到它们会成为晚上写稿的“绊脚石”。 昨天下班走到园区门口,发现没带电脑充电器,于是风风火火的回到工位,随手就从桌上抓了一个某厂号称可以5分钟充30%电量的80W快充头。回家准备插上电脑继续用时,发现竟然无法正常给电脑充电,速度慢的可怜,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电脑的电量从20%一点点掉到4%,直至关机,唯一安慰就是终于能早睡一天了。 而随着智能手机出现,电池容量也随之增大。在电池不可拆卸之后,如何让手机能短时间充满电,成为手机厂商们当时“秀肌肉”的技术,于是各种快充技术应运而生。 比如OPPO就在当时推出了一款绿色触点的Micro USB“魔改”接口,其作用原理是通过增加触针、使用自家充电头来实现“快充”,这种快充被OPPO起名叫“VOOC”,在2014年就凭借“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迅速火遍市场。 但它只能通过特定插头和充电头来为特定手机充电,这其实就是“私有充电协议”。 发展到今天,Type-C已经成为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标配,甚至大部分电脑也采用了Type-C接口。虽然大家“接口”形状都一样,但各个设备之间的充电器却不能通用,其中的“罪魁祸首”就是各个厂商的充电协议都不一样。 早期的私有协议,都是采用低电压,大电流方式来提升输出功率,Micro USB最大电流也仅为2A,已经不能满足后期日益增大的充电需求。Type-C接口要比前者更能“承载”大电流,OPPO通过“电荷泵”技术,来增加转化效率,并让电压减半,电流加倍以及多快并联方式,来提升充电“瓦数”。 (编辑: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内容
- 史无前例 火影忍者 联名版天玑8100机型透露 限量抢
- 一加再推新机?6.59英寸LCD高刷屏,5000mAh电池
- 全世界第三!OPPO Find X5 Pro DXOMARK屏幕成绩出炉 95分
- realme真我GT2大师探索版冰岛官图公开挑战白色手机质感巅峰
- 世界首款 TCL华星UHD R1000电竞屏量产 32英寸240Hz
- 10000mAh!iQOO第一款44W闪充移动电源发布299元
- 一支笔传火Note灵魂!三星Galaxy S22 Ultra曜夜黑
- 英雄蓝牙耳机HERO G2感受 音质超越你的想象
- 小米年度大作!卢伟冰谈小米12 既是更新 也是一次转身
- 小米POCO F4 GT公布骁龙8直屏旗舰 3500元起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