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振兴新 利器 工业机器人2021年新增注册企业增速达72.97%
所属栏目:[大数据] 日期:2022-03-03 热度:126
今年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3倍和1.4倍;重点煤炭企业日均产量达744万吨,同比增长1.8%;中小企业发展指数连续3个月回升;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自去年7月以来首次呈现同比增长一季度工业经济实现开门稳开门红,为全年工业经济稳进提质打下坚实基[详细]
-
圣火汇集 北航Ai外骨骼机器人全球首次亮相
所属栏目:[大数据] 日期:2022-03-03 热度:177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火种汇集暨火炬传递起跑仪式在天坛公园祈年殿举行。点燃火种台的9位代表中,有一位穿戴着外骨骼机器人缓缓走到台上,引发了广泛关注。他是曾打破机器人行走马拉松世界纪录的邵海朋,而他穿戴的这件Ai外骨骼机器人是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详细]
-
仓储机器人的三大特点解析
所属栏目:[大数据] 日期:2022-03-03 热度:123
近年来,仓储机器人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并被物流企业、生产企业广泛应用,本文拟对仓储机器人的种类的增多,技术的进步,应用范围的拓展进行阐述与分析,个人观点,敬请指正。 一、大家族 物流机器人是中国企业重要的拓展方向,物流行业对于机器人的需求[详细]
-
Microchip助力存算一体企业 解决边缘语音处理难题
所属栏目:[大数据] 日期:2022-03-03 热度:88
存算一体(Computing-in-memory)技术有望消除在网络边缘进行人工智能(AI)语音处理产生的大量数据通信瓶颈,但需要一种可同时进行神经网络计算和存储权重的嵌入式内存解决方案。近日,Microchip通过旗下子公司冠捷半导体(SST)宣布, 其SuperFlash memB[详细]
-
四步搞明白智能推荐的底层逻辑
所属栏目:[大数据] 日期:2022-03-03 热度:92
导读:稻盛和夫说过:倾听产品的声音,用心观察产品的细节,就能自然而然地明白出现问题和差错的原因。金融产品创新终究要回归到最初的本质,即以金融业务的某个核心功能为切入点,用底层思维去思考产品的底层逻辑,用同理心去洞察人性。金融产品经理可以[详细]
-
苏州科达 已使用较高比例国产元器件,并将进一步加大
所属栏目:[大数据] 日期:2022-03-03 热度:148
苏州科达在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称,关于公司目前芯片供应情况,一方面受疫情原因,部分芯片的市场供需出现矛盾从而引起价格的上涨,对公司造成了一定的成本压力;另一方面公司受实体清单的影响,部分芯片获取受到制约。但这些影响是短期的、可控的[详细]
-
新华社与科大讯飞强强联手 讯飞翻译机精准翻译助力两会媒体工作
所属栏目:[大数据] 日期:2022-03-03 热度:168
春暖花开,全国各大媒体也进入到了紧张忙碌的两会时间,为确保两会期间采访报道工作的高效运行,新华社、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等国内多家权威媒体将科大讯飞旗下的讯飞翻译机选定为两会指定采访装备。2月28日,新华社CNC与科大讯飞在京正式举行合作签约仪[详细]
-
双创让机器人成本降低90%精度保用十年
所属栏目:[大数据] 日期:2022-03-03 热度:107
机器人成本降低,会产生大规模的市场,就像汽车和火箭,企业学校都会大规模使用。从而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定位精度保用十年。不会因磨损失去精度降维使用,变成二手机器人。消除机器人行业中使用二手机器人的弊[详细]
-
让 算法 告别 算计
所属栏目:[大数据] 日期:2022-03-03 热度:176
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3月1日起正式施行。对于普通用户而言,算法摸不着也看不懂,却在广泛影响着我们通过各种平台获取互联网信息服务。 算法(Algorithm)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决问题[详细]
-
AI大模型,AI赛道一场不能输的 钞 能力军备竞赛?
所属栏目:[大数据] 日期:2022-03-03 热度:67
从2020年开始,国际最顶尖的AI技术发展,愈来愈像一场比拼资金与人才的军备竞赛。 2020年,OpenAI发布NLP预训练模型GPT-3,光论文就有72页,作者多达31人,该模型参数1750亿,耗资1200万美元; 2021年1月,谷歌发布首个万亿级模型Switch Transformer,宣布[详细]
-
报告显示 中国城市科研创新实力快速崛起
所属栏目:[大数据] 日期:2022-03-03 热度:174
创新型城市是指依靠科技、知识、人才、体制、文化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2010年我国启动创新型城市工作,2016年以来,科技部不断加大布局建设力度,支持103个城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近日,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与爱思唯尔联合发布的《国际[详细]
-
辅助驾驶谁最强?是率先应用激光雷达的小鹏吗?
所属栏目:[大数据] 日期:2022-03-03 热度:91
当多数车企还只是把辅助驾驶视为一项配置,依然按照传统的供应链整零关系进行采购时,造车新势力们却将其视为彻底改变汽车产业的重点之一,开始了全盘自研。 不过,在蔚小理三者之间,尽管都是坚定自研的方向,但是近三年来三家的辅助驾驶研发路径,却不尽[详细]
-
让超级算力转变为强大生产力
所属栏目:[大数据] 日期:2022-03-03 热度:75
日前,中国科协2021科创中国榜单揭晓。由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简称天津超算中心)申报的超级计算、云计算与大数据融合支撑环境与天河大数据安全可信计算平台两项成果,入选2021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 天津超算中心是我国应用范围最广、研发能力最强的超级[详细]
-
人们应对虚拟人物保持警惕
所属栏目:[大数据] 日期:2022-03-03 热度:116
伴随C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真实与虚拟的边界正在消失。虚拟人物已跳脱曾经的二次元,频繁地活跃在现实世界的演唱会、秀[详细]
-
我国量子计算云平台 上线两大国产量子编程软件
所属栏目:[大数据] 日期:2022-03-03 热度:177
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量子计算云平台(以下简称量子计算云平台)日前成功部署两大全新国产量子编程软件isQ-Core、青果(Quingo)。这意味着在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多个国内顶尖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国产量子计算软硬件结合迈出重[详细]
-
Vitalik 协议设计中的 封装复杂性 vs. 系统复杂性
所属栏目:[大数据] 日期:2022-03-03 热度:72
以太坊协议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最小化复杂性:使协议尽可能简单,同时仍然使区块链能够做好一个有效的区块链网络需要做到的事情。以太坊协议在这方面还远远不够完美,特别是因为它的很多部分都是在 2014-16 年设计的,当时我们对它的理解要少得多,但我们[详细]
-
四川云上天府云计算中心预计8月运营
所属栏目:[大数据] 日期:2022-03-03 热度:178
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大数据中心、5G基站、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正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年伊始,新基建已经成为不少地方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2月底,媒[详细]
-
智慧楼宇节能创建助力碳中和
所属栏目:[大数据] 日期:2022-03-03 热度:91
刚刚过去的2021年,碳中和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我国明确提出了3060的双碳战略目标。在政策引导下,各行各业都在循序渐进推进碳中和进程。 在近期的采访中,青云科技物联网解决方案业务总监胡加友与记者分享了青云在赋能智慧建筑落地等方面的设计思考和[详细]
-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建造 算力 碳中和两手抓
所属栏目:[大数据] 日期:2022-03-03 热度:113
众所周知,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载体,承担着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在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已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而作为其重要载体的数据中心也必将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建设下,如何在保障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数据中[详细]
-
大咖热议 2022数据中心产业有哪些发展趋向?
所属栏目:[大数据] 日期:2022-03-03 热度:159
回顾2021年,伴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数据量爆发式增长,推动数据中心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同时,数据中心也在向更加节能低碳的方向发展。2022年已经开始,数据中心的发展会发生何种变化?哪些方面将进行更加深入的创新变革?哪种技术将达到更广泛的应用普及?[详细]
-
用机器学习算法处理密度泛函问题?
所属栏目:[大数据] 日期:2022-03-03 热度:116
最近,权威学术媒介 QuantaMagazine 发表了一篇文章,介绍了 DeepMind 在内的许多研究团队正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攻破物理领域的一个著名难题密度泛函理论。 他们企图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来寻找第三级密度泛函的方程式,找出人类无法用数学描述的电子行为,从而突[详细]
-
腾讯AI手语解说亮相冰雪赛事 业务能力堪比真人
所属栏目:[大数据] 日期:2022-03-03 热度:71
2022北京的冰雪赛场热闹非凡,相信即使没有看比赛这几天来你也一定被金牌、谷爱凌等热词刷屏了。 而和我们一起在屏幕前关注中国健儿们表现的还有一群处于无声世界中的特殊人群,尽管他们能够看到赛场上的精彩画面,不过对于赛场细节的解说却无法传入耳中。[详细]
-
完美的优化效果,人工智能的盲点
所属栏目:[大数据] 日期:2022-03-03 热度:134
人工智能(AI)系统的脆弱性一直被行业人员所诟病,稍微的数据错误就会使系统发生故障。例如在图像识别中,图片微小的像素改变,不会干扰人类视觉,但机器可能会发生紊乱。正如CVPR 2017论文中所论述的那样修改一个像素,就能让神经网络识别图像出错。 至于[详细]
-
斯隆奖新晋得主宋舒然 从视觉出发,建造机器人之眼
所属栏目:[大数据] 日期:2022-03-03 热度:95
「我一直希望家里有一个机器人,可以帮我洗衣服、做饭。」 宋舒然谈道。而要实现这一设想,机器人视觉研究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近年来,计算机视觉与机器人的「联姻」在人工智能领域如火如荼。单就自动驾驶来看,就有许多研究人员拥有计算机视觉的学科背景[详细]
-
人工智能在过去十年里成功打败了摩尔定律
所属栏目:[大数据] 日期:2022-03-03 热度:71
自 1990 年代以来,计算机科学家一直使用基准测试任务评判世界上最强超级计算机的性能。每个月,他们都会发布排名前500位的计算机,这些超级计算机在各国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这个排名的历史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超级计算机的性能按照摩尔定律增长,大约[详细]